海外開公司經驗分享第五期:經營(在海外設立公司)
在海外設立公司不容易,經營一個海外公司更難,一個中國人沒有,用外語溝通本身就是一大障礙。
由于思路、模式和手法區別于傳統貨代,有些甚至和正常的做法完全相悖,所以公司剛開始,很多國外同事都不看好我們能走遠。當時答應加入我們,可能把我們當成了一家給錢多的傳統貨代,如果開始就知道是這個模式,估計當初很多人根本就不進來。她們的質疑和不屑,雖然嘴上沒有明說,但眼神和表情很能表露出來。關于這一點,幾年后我和她們溝通,得到了充分印證。
越南公司2015年成立,我只招聘了一個經理人和一個操作,現在已經是操作主管了。結果沒過幾天,這個經理人就把胡志明公司發展到了10幾個人的規模。招了一幫銷售,給公司招攬業務,因為有幾個熟手,業務和利潤一度還行,但是隨之而來的,是賬期、傭金、招待、人員流動等一系列頭痛的問題。
公司緊急約談這個經理,重申公司的經營和業務模式。但請神容易送神難,公司花了差不多一年半時間才把這批人請走,使公司重回正軌。
轉眼七年過去了,越南公司已經發展到7個人,都很年輕,每個月操作近300票高質量的指定貨,利潤也非常好。沒有一個銷售,但業務增長很快?,F在,同事們都認可了公司的發展思路和經營模式,知道了貨代原來不靠銷售也可以有貨,而且還不少;不請客不送禮不賒賬不給回扣,客戶一樣給貨,而且這樣的客戶原來有很多,來了還都不走。
有了越南的經驗,后來開的分公司,從開始就嚴格控制招人環節。剛開始,分公司經理對模式和要求都不是很理解,應該是看在錢的份兒上,又沒有指標壓力,所以也都按公司要求做了。當然,后來是真心認可了。
既然這期討論的是經營,就不僅僅只是模式問題。公司經營涉及到人事,財務,稅務,工商等諸多方面,哪一件都不是簡單的事情,尤其是在國外,細節我就不一一贅述了。慶幸的是這十年我們培養了一批有這方面經驗的年輕人才,她們指導協助當地同事一起經營,做的還有模有樣。這里特別感謝這些同事!
文章大數據機器發布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
下一篇:海外公司注冊需要哪些費用(在海外設立公司)